服务热线
0371-88888888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经过68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为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32万余名。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1995年,2002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
2012年起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机械-机器人工程专业方向招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该方向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高端装备为主要应用领域,重点围绕交通装备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控制、6G通信、导航、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信息处理、边缘计算等内容开展研究。
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职称结构、年龄层次分布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4人,其中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研究生导师49人。学院拥有山东省内燃机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1个;济南市工程实验室“智能控制与云平台”、山东省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云基物联网高速公路建养设备智能化实验室”等市厅级实验室6个、“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5个。近两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SCI/EI检索高水平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到账1300余万元。
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企事业单位包括山东高速、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富海集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开集团、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中铁二十局集团、济南热电有限公司、中国沂水县委员会组织部、泰安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超级计算中心有限公司、滨州职业学院、北京市房山区税务局、潍坊市潍城区纪委监委、宁津县自然资源局、济宁移动等,学生继续读博深造的高校有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青岛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新疆大学等。
2025年度我院机器人工程专业领域(085510)接受调剂27人,其中科教产教专项计划9人。专项计划是指山东交通学院与北理工前沿技术研究院科教融合联合培养5人,与山东特检鲁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产教融合联合培养4人。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考科目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具体要求如下:
(1)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为200%。复试实行网络远程方式,网络复试主要包括英语听说测试、专业知识测试、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等内容。复试时间每生一般不少于20分钟,考生明确表示已作答完毕的可提前结束考核。复试考试大纲具体见网址:
(2)导师情况。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9名,学院研究生导师情况:
5.我校调剂专业和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研招网调剂系统信息为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傲世平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