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88888888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广东省的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强,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3年12月上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功中标,标志着国内透射电镜的商业化进程正式开启。这一成果不仅是广州实验室联合生物岛实验室等多方努力合作的结晶,更是广东省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的缩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提到,实验室的集中建设与发展,汇聚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建立了“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研究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这与广东省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上不断奋进的脚步是密不可分的。
在今年的广东省科技大会上,“国产E级高性能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由鹏城实验室牵头,与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这一被称为“鹏城云脑Ⅱ”的智能算力平台,不仅是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E级平台,还支持了多项先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与应用,对助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目前,广东已初步建成以在粤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包括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及“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这样的布局不仅增强了广东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地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在珠海成立,这所实验室专注于海洋科学研究并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该实验室展示了测试保障船“香洲云”和指挥艇“万山号”。它们在海洋无人装备海试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多学科的海洋资源和环境调查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表示:“我们旨在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作为广东实验室体系的重要部分,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联合了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具有合作基础的研究平台。在南方医科大学揭牌的粤港重大精神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粤港澳新药筛选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发挥三地的优势资源,重点围绕重大精神疾病的防治展开深入研究,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该省已建成国家实验室2家、省实验室2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1家、以及其他多层次联合实验室。这一庞大的实验室网不仅提升了广东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可持续的增长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的实验室建设正在为科技强国的目标添砖加瓦,形成丰富的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随着实验室持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广东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必将进一步提升,助力大湾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的双赢局面。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尝试,也为其他地区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也应主动参与、关注和支持科技的发展,拥抱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